李佳慧
近期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多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,并明确相关认定标准,释放作风建设常抓不懈、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。“四风”问题具有顽固性、反复性、隐蔽性,稍一松劲就可能反弹回潮。持续深化纠治“四风”,既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、深化反腐败斗争的内在要求,也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要务实之举。我们必须以“永远在路上”的清醒和坚定,深化认识、靶向发力、标本兼治,将纠治“四风”引向深入。
认清“四风”新变种,筑牢作风建设堤坝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典型案例、细化认定标准,为精准识别和打击披上“隐形衣”的“四风”问题提供了明确指引。这要求我们必须擦亮“火眼金睛”,精准识别各种“障眼法”和“新马甲”。对于顶风违纪的行为,要秉持零容忍态度,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、通报曝光一起,持续释放出执纪必严、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,让纪律的红线始终高悬,让规矩的利剑始终高举。对于任何有令不行、有禁不止的行为,都要严肃追究责任,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,确保作风建设的堤坝坚如磐石,让清风正气在全社会蔚然成风。
深化“风腐同查”,铲除腐败滋生土壤。不正之风是腐败滋生的“温床”,而腐败往往是“四风”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质变的产物。“舌尖上的浪费”“车轮上的腐败”“会所中的歪风”等现象,看似是作风问题,实则背后往往隐藏着权钱交易、利益输送等腐败行径。这些行为不仅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,更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,侵蚀了党的执政根基。持续深化纠治“四风”必须与反腐败斗争紧密协同、同频共振、同向发力。一方面,深刻剖析“风腐交织”的典型案例,通过深入调研分析,精准查找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,让腐败行为失去可乘之机。另一方面,推动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,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,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压缩“四风”和腐败的生存空间。
坚持“纠树并举”,构建常态长效机制。纠治“四风”既要治标,更要治本。要持之以恒加强理想信念教育、党纪国法教育、优良作风教育,引导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自觉抵制歪风邪气。要结合通报的典型案例,深入开展警示教育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使党员干部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。要把纠“四风”与树新风紧密结合起来,大力倡导清正廉洁、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、务实高效等优良作风,反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。要深入挖掘本地廉洁文化资源,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,让新风正气在新征程上不断充盈。
持续深化纠治“四风”,既要打好“歼灭战”,也要打好“攻坚战”“持久战”。作为纪检监察干部,务必要发扬钉钉子精神,一锤接着一锤敲,以常抓不懈的韧劲,推动化风成俗、成为习惯,不断擦亮作风建设的“金色名片”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和作风保障。
茂林资管配资,股票配资排名,九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