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暑假就是让孩子放松的,可我家孩子一放假就‘放羊’,作业拖到开学前狂补,新学期又跟不上……”
“听说ADHD药物有副作用,暑假能不能停药?孩子整天坐不住,我快崩溃了……”
最近在门诊,总能听到家长类似的焦虑。暑假对ADHD/学习困难孩子来说,既是“充电”黄金期,也是“放羊”高危期——放任不管,症状可能反弹;过度紧绷,又容易引发亲子冲突。如何找到平衡?
药物管理:别把假期当“试验田”
“暑假能不能停药?”这是家长最常问的问题。
真相是:ADHD药物不是“聪明药”,而是“稳定器”。它通过调节大脑多巴胺水平,帮孩子维持注意力、控制冲动。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症状反弹:作业拖更久、情绪更暴躁、甚至影响社交。
医生建议:
1.别自行停药:是否调整药量需经医生评估,结合孩子假期活动量、作息变化等。
2.观察副作用:若孩子服药后食欲差、睡眠浅,可记录具体表现,复诊时与医生沟通。
展开剩余72%3.储备药物:外出旅行时备足药,避免断药影响节奏。
家长共鸣:
“去年暑假试着停了一周药,结果孩子天天和弟弟打架,作业本撕了三本……今年再也不敢了。”(一位三年级男孩妈妈)
作息安排:规律比“严格”更重要
ADHD孩子对“失控感”更敏感,假期作息混乱会加剧焦虑。
科学做法:
1.制定“弹性时间表”:
固定起床、吃饭、睡觉时间(误差不超过30分钟),其余活动可灵活调整。
用“视觉提示”(如彩色日程表、磁贴任务板)帮孩子“看见”时间。
2.留出“自由时间”:每天1-2小时让孩子自主安排(比如搭积木、发呆),避免“被安排”的窒息感。
学习计划:把作业变成“游戏关卡”
ADHD/学习困难孩子对“大任务”容易退缩,需拆解成小目标。
实用技巧:
1.“任务清单”+“即时奖励”:
把作业按科目/难度分成“小任务”(如“完成5道计算题”),每完成一项贴一颗星星,集满10颗换一次游乐场。
避免用“写完作业才能玩”威胁,改用“写完这一页就能玩10分钟乐高”。
2.“错题变游戏”:
把错题做成“闯关卡片”(如“第三题是‘注意力怪兽’,用红笔打败它!”),降低挫败感。
家长经验:
“我女儿总把作文拖到最后,后来我用‘故事接龙’和她一起写开头,她反而主动要写完。”(一位五年级女孩爸爸)
运动与社交:释放精力,培养“软技能”
ADHD孩子“坐不住”,恰恰需要更多运动来“充电”。
推荐活动:
1.规律运动:每天1小时球类、游泳、跳绳等,促进多巴胺分泌,改善注意力。
2.社交场景练习:
家庭聚会时玩“轮流发言”游戏(如每人讲一个笑话,其他人必须听完才能接)。
约同学来家里玩“合作游戏”(如一起拼1000片拼图),练习等待和分工。
医生提醒:
“运动不是‘惩罚’,而是‘刚需’。曾有个孩子暑假每天打2小时篮球,开学后老师反馈他课堂专注度明显提升。”
发布于:江苏省茂林资管配资,股票配资排名,九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